金融大二期末考试考什么
关于大二金融期末考试的内容,综合多篇考试资料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名词解释(20-30分)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衍生工具
以基础资产(如股票、债券)为标的物的合约,用于风险管理和投机,如期货、期权等。
中间业务
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非信贷业务,如支付结算、理财咨询等,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
可持续增长率
企业在不增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最大增长率。
汇率制度
国家管理汇率波动的机制,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等。
二、重要理论判断(20-30分)
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与货币供给呈反向关系,而非正相关。
有效市场假说
- 弱式有效: 历史价格信息无法预测未来价格 - 半强式有效
- 强式有效:所有信息(公开/非公开)均反映在价格中。
通货膨胀的影响 有利于可变收入者(如工人)而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如债券持有者)。
三、重点简答题(20-30分)
利率的作用
传导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周期、配置资源等。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平衡及其相互关系。
四、典型计算题(20-30分)
债券收益计算
- 年利率5%的1000元债券,到期收益=1000×5%=50元。
股票分红收益
每股10元、年分红2元的股票,分红收益=10×2=20元。
五、综合论述题(10-20分)
货币政策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贴现、逆回购的作用及局限性。 金融创新的影响
六、其他高频考点
中央银行职能: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配置、风险管理、价格发现。
备考建议:
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老师强调的重点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
记忆公式(如债券收益计算)时注意适用条件;
论述题需结合时事案例,如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整效果。